廣西裕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當前位置:
首頁
/
/
/
能源公司“跨界競爭”開始成為新常態

能源公司“跨界競爭”開始成為新常態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2-05-05 10:35
  • 訪問量:

【概要描述】在能源轉型加速推進背景下,“跨界競爭”似乎開始成為新常態。尤其是“再電氣化”越來越被看作未來能源轉型的核心,向電力轉型也成為很多石油公司的共識,而這一領域在很長時間以來一直被視為是傳統電力公用事業巨頭的“地盤”

能源公司“跨界競爭”開始成為新常態

【概要描述】在能源轉型加速推進背景下,“跨界競爭”似乎開始成為新常態。尤其是“再電氣化”越來越被看作未來能源轉型的核心,向電力轉型也成為很多石油公司的共識,而這一領域在很長時間以來一直被視為是傳統電力公用事業巨頭的“地盤”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2-05-05 10:35
  • 訪問量:
詳情
  在能源轉型加速推進背景下,“跨界競爭”開始成為新常態。石油公司和傳統公用事業公司的業務正在出現越來越多的交叉和重疊,正面競爭似乎難以避免。
  最近幾年來,筆者屢屢聽到業界出現一種聲音,即很多投資者開始把油氣公司當成公用事業公司來看待。
  按理來說,較之很多公用事業(電力、燃氣、供水等)具有天然的自然壟斷屬性,石油和天然氣的市場化和商業化程度總體上更高一些。而且,這兩類公司過去很多年來業務界面總體是清晰的,基本上各自“井水不犯河水”(除了產業鏈上下游可能存在一些產品供應關系,比如石油公司的天然氣可能成為公用事業公司的發電原料),因此從理論上來說很難將這兩大類公司放在一起比較。
  如果非要說石油公司和公用事業類公司的相似之處,我認為首先就是這兩類公司都處在大能源服務類的范疇(供水、供電、供油、供氣、供熱乃至將來的供氫同屬“大能源”供應)。
  其次可能就是石油公司股利回報相對比較穩定,可以與長期以來公用事業公司的股息表現相媲美。由于很多公用事業公司從事的業務受到政府管制,一直以來擁有相對固定的投資回報率(多數國家在6%-10%左右),股利回報也相對穩定。而跨國石油公司也一直高度重視股東回報。
  從近年來的表現看,超級石油巨頭的股利回報甚至要優于一些知名的公用事業公司。例如意昂集團2017年年報顯示,該公司2016年每股股利同比2012年降幅高達80%,萊茵集團2015年和2016年只是象征性地發放了500萬歐元,較2013年和2014年的6.15億歐元降幅接近100%,其股息表現較之石油巨頭已經大為遜色。
  但是在能源轉型加速推進背景下,“跨界競爭”似乎開始成為新常態。尤其是“再電氣化”越來越被看作未來能源轉型的核心,向電力轉型也成為很多石油公司的共識,而這一領域在很長時間以來一直被視為是傳統電力公用事業巨頭的“地盤”。
  在向電力轉型的大趨勢下,石油公司和傳統公用事業公司的業務正在出現越來越多的交叉和重疊,正面競爭似乎難以避免。
  石油公司和公用事業公司多領域“短兵相接”?
  參與上游的電力生產和銷售。從歷史上看,包括道達爾和埃尼等石油巨頭本身就有一定規模的傳統電力裝機。兩家公司年報顯示,道達爾在阿布扎比擁有1.6吉瓦燃氣發電廠,埃尼公司的電力裝機容量達到4.7吉瓦。道達爾2017年在歐洲地區的售電規模已經達到702億千瓦時,埃尼公司2017年總發電量達到242.7億千瓦時,在意大利及其他地區售電量達到353億千瓦時。近年來BP、殼牌、Equinor、道達爾等公司逐步加大風電、光伏發電等領域的投資。
  傳統公用事業公司近年來也積極進軍風能、光伏等可再生電力業務,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和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電力結構中超過30%來自新能源電力(非水電),法國燃氣蘇伊士集團提出2022年前將擁有5吉瓦的風電和光伏裝機。根據筆者初步統計,跨國石油巨頭的新能源電力裝機與一些老牌電力公用事業公司相比還存在數量級的差距,但不排除一些具有雄心的石油公司未來進一步加大投資的可能。
  拓展儲能業務。國際大石油公司近年來通過收購、風險投資、與高校合作等方式,積極研發鋰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以及高壓充電技術等。道達爾收購了電池制造公司saft;BP與特斯拉公司合作在美國建設風力發電廠能量存儲系統,并對一些移動出行技術公司進行風險投資,推動“超極速充電”技術的發展;殼牌風險投資公司2018年5月向德國儲能方案提供商sonnen公司注資6000萬歐元,近期完成對該公司100%的收購。
  近年來多家公用事業公司對儲能業務也非常關注,先后進行了一系列投資。根據GTMResearch的統計,2010-2016年間北美和歐洲公用事業集團在儲能領域的投資,分別占其分布式能源投資的14%和13%。例如,萊茵集團旗下公司英諾吉2016年8月斥資數千萬歐元,購并德國太陽能暨能源儲存商Belectric,EnelGreenPower公司收購美國電力需求響應服務商EnerNOC公司,法國EDF公司宣布將在2035年前投資100億美元用于儲能系統??傮w感覺這兩類公司在儲能領域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上。
  參與電力終端能源服務??鐕途揞^近年來加快在移動出行等終端領域的布局,殼牌希望到2025年全球加油站20%的銷售來自充電電動汽車和低碳燃料。殼牌收購了充電網絡運營公司NewMotion,這家公司在歐洲25個國家內運營著超過3萬個充電樁。公司還和Ionity達成合作協議,2019年之前打算在歐洲的高速路上建立80個充電站點。BP公司2018年宣布收購Chargemaster,這家公司是英國最大的充電樁供應商和運營商,擁有6500個公共的和3萬個住戶充電樁。同時BP還投資500萬美元給電動車移動充電系統供應商FreeWire,投資2000萬美元給電池技術公司StoreDot。
  而傳統公用事業公司對未來交通出行服務也是“野心勃勃”,一些公司制定了大規模建設充電設施的目標,例如德國意昂集團計劃2020年前后在歐洲建成1萬個充電樁,ENEL(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計劃到2020年新建7000個充電站,2022年建成14000個充電站。隨著交通電氣化的逐步普及,預計在交通出行領域這兩類公司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跨國石油巨頭開始并購公用事業公司。典型案例就是殼牌并購英國的第一公用事業公司(FirstUtility)。盡管FirstUtility只是英國的一個小型公用事業公司,只為82.5萬個家庭提供服務。但從英國終端市場情況看,這些小型公用事業公司已經從10年前僅占英國市場不到1%的份額,快速增長至目前20%的份額(其中FirstUtility占有3%的份額)。預計殼牌的并購將成為攪動英國零售能源市場的“鯰魚”,對原有市場供應格局帶來沖擊。
  在能源轉型的大趨勢下,可以看到石油公司和傳統電力、燃氣等公用事業公司的產業邊界日趨模糊,兩類公司將來很可能打破舊有模式,在可再生電力生產、儲能、移動出行以及終端能源服務等領域產生更多的交叉和融合,并在一些領域展開較量和競爭。當然,在競爭中合作也可能是一種趨勢。
  兩類公司之間可以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一些新的業務領域形成合作和聯盟的關系。例如在多格爾沙洲這個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建設中,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就是與萊茵集團、南蘇格蘭電力公司、挪威國家電力公司等三家公用事業公司組成了聯合體,各自占25%的股份。還有一些燃氣及電力公用事業公司聯手石油公司推進上游LNG資源的獲取。
  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成為共同趨勢?
  從這兩類公司面臨的挑戰看,目前可再生能源對傳統化石能源的替代,主要發生在電力領域,因此低碳能源轉型對電力公用事業公司的沖擊要比石油公司大得多(尤其在歐洲地區),這也導致這些公用事業公司向提供綜合用能解決方案的“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的決心更加堅定,探索也更加深入。
  可以看到,隨著傳統的生產、銷售電力業務利潤率下滑,很多公用事業公司開始從單一的電力提供商向綜合能源服務供應商轉變。
  例如,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于2016年開啟了新一輪戰略轉型,以數字化戰略和客戶聚焦戰略作為引領未來發展的兩大引擎,確立了包括提升運營效率、產業發展、組織精簡和積極靈活的資產管理、開放式創新生態、人力資源和社會責任等五大戰略支柱,致力于成為以可再生能源、配售電和綜合能源服務為主要發展方向的能源公司。
  面對近年來德國新能源業務的快速發展,該國電力公用事業公司被迫加快推動業務轉型。經過2018年3月意昂集團和萊茵集團的資產重組后(按照協議內容,意昂集團將獲得萊茵集團持有76.8%股權的英諾吉電網資產,萊茵集團將獲得意昂集團收購英諾吉之后的16.67%股權),意昂集團將專注于電網業務及為下游客戶提供能源解決方案,擁有德國60%的配電網份額,更加專注于配電網絡、智能電網、電動汽車充電、能源供應、能效服務和智慧家庭解決方案。
  萊茵集團近年來也在積極協助家庭或社區設立自有分散式發電設備以及能源儲存整合系統,不少社區能源自給率可達8~9成,不足之處才由萊茵集團電網供電,但不以電量計算費用(否則營收將只剩下1~2成),而是以綜合服務費用計算。
  法國燃氣蘇伊士集團同樣致力于成為一家全球領先的能源服務及供應方案的提供商,其提供的綜合能源服務業務涵蓋供氣、供熱、供電等產品服務、能源工程設計、安裝以及大數據支持服務等多方面內容。例如,該公司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簽訂了50年的合同,投資8.11億歐元建立一套涵蓋綠色能源生產、存儲及電動汽車等一體化的綜合能源生產系統,預計將為該區域10萬用戶提供用能服務,使建筑物能源效率提高30%,能源成本降低20%以上。
  從北美和歐洲公共事業集團并購投資的方向看,近年來他們對提供能源管理方案的公司、分布式能源系統集成公司等的投資力度逐步加大。根據GTMResearch的統計數據,2010-2016年,歐洲和北美的公共事業集團在分布式能源領域共投資了130家企業,投資總額超過29億美元,直接為消費者提供能源管理方案的公司獲得了最多的集團投資(分別達到27%和38%)。這些并購無疑將進一步助推傳統公用事業公司加速向一體化綜合能源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
  盡管近年來也有一些國際石油公司提出向“大能源”戰略轉型,但從目前看很多石油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仍然來自傳統油氣業務,對“綜合能源服務商”概念的理解更多停留在提供多元化的綜合能源產品上,離建立一套成熟的商業模式有不小的差距。
  一些石油公司借助于數字化技術,在提供加油、加氣、充電、商品零售、汽車金融等終端服務上進行了積極探索,但上述探索似乎更多集中在出行領域,在為客戶(企業、社區等)提供全方位綜合能源解決方案方面,目前還沒看到特別成熟的樣本。
  或許隨著未來能源轉型的逐步深入,隨著石油公司在新能源業務全產業鏈投資的逐步增多,石油公司陣營中也將出現“綜合能源服務商”的身影,但這還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
關鍵詞:

相關新聞

2022
05-05
小黑點

我國“再電氣化”跑出“加速度”

在能源消費環節,應推動電能對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這是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重要方向。數據顯示,電作為清潔高效的終端能源載體,是效率最高的能源利用方式,終端利用效率在90%以上。
查看詳情
2022
05-05
小黑點

能源公司“跨界競爭”開始成為新常態

在能源轉型加速推進背景下,“跨界競爭”似乎開始成為新常態。尤其是“再電氣化”越來越被看作未來能源轉型的核心,向電力轉型也成為很多石油公司的共識,而這一領域在很長時間以來一直被視為是傳統電力公用事業巨頭的“地盤”
查看詳情
2022
05-05
小黑點

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占比重達19%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發布的《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服務新能源發展報告(2019)》(下稱“《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新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3.6億千瓦,同比增長22%,占全國總裝機容量的比重達19%,首次超過水電;新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容量6622萬千瓦,占全國電源總新增裝機容量的54%。其中,國網經營區新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29896萬千瓦,同比增長23%,占全國新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的8
查看詳情
2022
05-05
小黑點

分布式電源發展趨勢:2020年后大規模儲能商業化應用具備經濟性

我國新能源資源豐富,具有大規模開發的資源條件和技術潛力。同時,在全球加強合作、推動創新的共同愿景下,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可再生能源行業前景較為可觀,推廣發展新能源產業勢在必行
查看詳情
2022
05-05
小黑點

徹底解剖分解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詳細結構

電機配件是指在電機生產廠家裝配電機的零部件為電機原配件,由于使用不當或磨損造成的損壞更換的零部件稱為電機配件。電機配件的分類大概可以按照電機的組成部分來分類,大概可以分為電機定子,電機轉子,定子繞組,電機外殼,端蓋,電機風葉,軸承等部分組成
查看詳情
2022
05-05
小黑點

使用SVR線路自動調壓器解決10kV線路低電壓問題

針對農網線路“低電壓”問題,目前采取的應對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新建導線截面積;調整變電站主變分接頭,以改變系統電壓;在系統中合理分布無功補償設備,以改善電網的無功潮流分布;改造線路,增大泵站負荷;增加變電站出線路數,以分擔原線路負載
查看詳情
上一頁
1
2
捷峰建筑

網站二維碼

掃一掃手機網站

更多精彩等著你!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小寨東路196號
電話:
029-85382085

手機:18192208169
郵箱:czx078@163.com

Copyrights ? 陜西一航電器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陜ICP備16004974號-1  

陕西一航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台州市喜洋洋保洁服务有限公司 嘉兴市淮龙电器有限公司 新乡市众邦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济南金胜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济南星火试验机有限公司 南宁鑫童幼教设备有限公司 大丰市鑫达金属表面处理设备有限公司